他,清瘦中透着一股刚毅,沉稳中透着一丝干练。转隶前,从检三十二年,立足反贪,以精湛的法律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成功查办了多起有影响的大要案,先后被市、区检察院嘉奖表彰,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六型检察官等称号。转隶后,他初心不改,始终保持饱满热情和昂扬斗志,谱写了一曲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奉献之歌。他,就是襄阳市樊城区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王炳杰同志。
图为王炳杰正在对近期办理案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梳理
不忘初心,转隶不转志
“服从安排,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2018年1月,随着这句铿锵有力的转隶誓言,告别了那一抹钟爱的“检察蓝”,他转隶到樊城区纪委监委工作,完成了从“反贪尖兵”到“纪检铁军”的角色转换。转隶伊始,他刚刚打完转隶收官之战,征尘硝烟还没散尽,伴随着转隶的脚步,他又迎来了新的工作任务。2018年3月,根据市纪委监委领导指示,他参加了襄阳某政府工程项目围标串标及贪腐问题审查调查的专案办理,负责内审工作。他和专案组的同志们一起,认真贯彻委领导“首战必胜,打出声威”的指示精神,确立了“围串标、贪渎并查”的工作思路,通过巧布疑阵,示假隐真,强化心理刺激,弱化抗审情绪等手段,一举突破了围串标、行受贿人员的口供。历经二个多月的审查调查,圆满完成了襄阳市监察委成立以来的首例留置案,查明了襄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提供“围串标”帮助,收受贿赂50余万元的违法犯罪事实。该案的成功办理,受到襄阳市纪委监委的高度认可,作为典型案例,该案被襄阳市纪委监委编撰出版的《襄阳市纪检监察40年》一书收录,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政治效果。
担当务实,甘做耕躬牛
“天地为栏夜不收,甘做铁军耕躬牛”。他生于六十年代,有一段在乡村成长的少年生活经历,少小的清贫和淳厚的民风,造就了他吃苦耐劳和刚正质朴的品格。在工作中,他把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作为立身处世的前提和基础,无怨无悔地在纪检监察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着,有着老黄牛一般“天地为栏夜不收”的坦荡胸怀,有着老黄牛一般“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务实苦干,有着老黄牛一般“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无私奉献。
2019年8月,正值扫黑除恶破网专项斗争攻坚时刻,经委领导批示,一条涉及司法机关多名公职人员涉嫌失渎职问题线索交由纪检监察五室查处,他欣然受命后,立刻和其他同志投入到办案工作。该问题线索时间跨度大,涉及人员多,数名被调查对象都有着多年的刑侦工作经历,具有很强的反调查和抗审能力。“困难再大,也要把案子拿下来。”他态度坚决地向委领导立下了军令状。调阅、审查原案卷宗,提审原案多名犯罪嫌疑人,利用政策法律分化瓦解,通过艰苦细致的内审外调,他和同志们奋战八十多天,收集固定了被调查人徇私枉法的违法犯罪证据,在完整闭合的证据体系面前,被调查人的心理防线被彻底摧垮,不得不坦白其违法犯罪事实,并发出:“你们工作细的可怕,我真的服了,愿意认罪认罚。”的哀叹。
攻坚克难,敢于打硬仗
“再坚持一下,就能拿下,案子都是磨出来的。”每当办案遇到难关时,他总是这样鼓励自己和同事。坚守办案一线三十多年,他一次次饱尝了案子告破前的迷茫与煎熬,也一次次收获了案子告破后的喜悦和自豪。多年实战经验告诉他,一个优秀的办案人,除了具备专业素养,还要具备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更要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拼搏精神。
2022年3月,为配合省监委专案工作,他主办了省市监委指定管辖的鲁某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犯罪案,鲁某涉及数罪,且其犯罪行为时间长、笔数多、金额大。“这是一块硬骨头,但我们有信心啃掉”。大战来临,他义无反顾地向委领导表态。不出所料,鲁某到案之初,心存侥幸,畏罪抗审,表现出坚忍的耐力和持久力,内审工作异常艰辛。为弱化鲁某的抗审心理,他和调查组始终保持对案件的攻击态势,抽丝剥茧,示证揭谎,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以更加强大的心理耐力、更加高昂的精神状态、更加顽强的斗志,连续对鲁某施压,几经较量,鲁某不得不缴械投降。调查组在查实其行贿、受贿、私分犯罪的同时,还挖出其重大贪污犯罪。该案的办理,有力策应配合了省监委专案工作,为国家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
有几人知道,在主办鲁某专案时,他的老父亲病重卧床,但他毅然将老父亲托付于妻子照顾,从没因家事耽误工作。他选择了在内疚中坚持,在眺望中坚守,这,就是他的家国情怀。
廉洁自律,扬一身正气
“打铁还须身先硬。”纪检监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要面对各种考验和各种诱惑,运用执纪执法的“尺子”和“板子”时,必须依规依纪依法,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害。他常常提醒自己:“政治上要做明白人,工作上要做勤政人,生活上要做清廉人,处事上要做正直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工作中,他曾遇到过一个“执着”的被调查对象,被调查人在交待其违纪违法问题后,害怕受到重处理,多次通过熟人关系向他“求情”,想通过熟人关系请吃饭。他在拒绝吃请的同时,为体现执纪执法的“刚性”与“柔性”,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角度,再次约谈了被调查人,语重心长地告诫道:“纪委抓早抓小,核实你的问题是一种提醒和爱护,处理你既是雷霆手段,也是菩萨心肠,吃顿饭说起来是小事小节,但纪律面前无小事,要相信组织。”最终,被调查人打消了思想上的顾虑,并愉快地表示愿意等待接受纪委的处理。
方正做人,美德成佳话
古人云:“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物质和利益是检验人品高低的试金石。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经常会涌现恪守道德、助人向善的人和事,他,就是方正做人、传递温暖的维护者和践行者。盛夏的一天晚上,他和妻子在居住的盛特公园小区散步时,拾得一手提包,内有现金三万余元、银行卡等证件多张。“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他和妻子不为金钱所动,迅速根据包内证件信息,通过小区邻居与失主取得了联系,将拾得的财物完璧归赵。心存感激的失主联系媒体,诉说了这个暖心事,面对媒体采访,他平淡坦然地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我们的东西,应该还给失主。”荆楚网、襄阳晚报等媒体对这个暖心事做了宣传报道,他和妻子拾金不昧的故事在小区内传为一段佳话。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处处充满着一股正能量。
守土尽责,抗疫显情怀
2020年底至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在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面前,我们身边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冲锋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有公安干警、乡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广大志愿者,也有在抗疫期间默默坚守工作岗位的人们。他就是这样一位默默的“坚守者”。春节期间,按照市、区纪委监委的安排,为确保办案留置专区的防疫安全,他连续在办案留置专区参加隔离值班,确保办案专区疫情零风险,定点定时消杀病毒,稳定被留置对象的思想情绪等工作,成为他值守工作的重心。工作之余,他主动下沉社区,参与所在社区疫情防控。疫情物资紧张时,他积极动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妻子向襄阳、宣恩“红十字会”捐资,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纪检铁军的家国情怀和无私大爱。
“纪检铁军不是在办案现场,就是在奔往办案现场的路上”。这是他苦中作乐常说的一句话。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坚持着纪检铁军的操守,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
作者:余昊 赵迪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