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社区搭建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后,我们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惠民惠农政策、民生资金拨付、资产资源交易等事项。点‘在线投诉’直接就能反映问题,真是太方便了!”近日,襄阳高新区紫贞街道办事处的居民李某感慨道。
为规范小微权力运行,襄阳高新区搭建村(居)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该平台列出了监督服务事项的具体清单,群众可对照清单,通过扫描多功能触摸一体机上的二维码或微信小程序等入口,即可对村(社区)民生资金拨付、工程项目、资产资源交易动态等事项实时投诉、反映问题,实现群众监督举报更加便捷高效,力求把群众身边的问题矛盾及时化解在属地最小网格内。该平台还对涉及村、社区的小微权力清单、运行流程、政策依据,以及党务村务等信息予以公开,供群众查看。
规范化采集 完善“数据库”
为确保群众查询数据准确,更新及时,高新区明确专人全方位进行数据录入管理,制发《村(居)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运行使用管理办法》和操作手册,严格把控数据采集程序和质量,确保信息录入真实、全面、规范。
各镇(街道)、村(社区)实行专人操作、月月更新,尤其是针对工程项目类资料数据,实行实时录入、即时更新。
图为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预警处置分析会现场
高新区全面梳理村(社区)“小微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点,将资产资源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村办企业、村级采购、劳务用工、惠民补贴发放等6大类48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基层微权力事项全部纳入平台统一管理,保证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可追溯、可查询。累计录入信息约50余万条,对2019年以来551个村(社区)工程项目、约15亿“三资”、72家村办企业实现监督数据全覆盖,实现”系统之外无资金、系统之外无项目”。
透明化运行 晒好“阳光账”
为强化信息归集,高新区在6个镇(街道)分别设立平台指挥室,加强信息化建设。指挥室能够对镇(街道)村级工程、“三资”管理以及通过模型分析后预警情况实时监测。日前,团山镇纪委干部田晨光收到村(居)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下发的预警信息,提示辖区某社区土地低于市场价出租。收到预警后,团山镇纪委立即启动调查并及时妥善解决。
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实行工程档案集中统一规范管理,对项目策划、立项、设计、招投标、建设及竣工验收等各阶段产生的原件资料进行集中归档,基本实现镇、村级工程建设资料“全要素、全周期”管理目标。
图为社区工作人员为办事群众讲解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使用方法
据悉,每个工程项目信息录入平台后,平台会生成相应二维码,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该工程项目全部信息,实现“一码一工程”。对于新建或待建的工程项目,强化过程监督,从立项开始根据工程项目进度对每个环节逐项录入信息,前一环节信息未录入的,不得进入下一流程环节,每个环节信息按要求录入完毕后,系统均会自动生成相应凭证,作为该工程项目进入下一环节的必备要件。
高新区通过搭建透明化、无障碍的监督网络,实现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信息、数据公开“全覆盖”,架起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减少或消除群众对干部的疑虑、猜忌,有效降低信访举报量,化解信访矛盾。
常态化监督 筑牢“防腐墙”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筑牢“防腐墙”,高新区探索建立智慧预警系统,开发73个预警分析模型,紧盯不正之风及隐形腐败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自动预警违规情况,让违法乱纪者无法藏身、无所遁形。
“现任郑岗社区党委委员庄某某的亲属在其管辖区域或者业务范围内经商,可能存在谋取私利的情况。”日前,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收到来自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推送的一条预警信息。
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将党员干部及亲属信息录入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各方数据在平台上相互碰撞,可疑违纪线索便会自动显示出来。经查,庄某某的兄弟是湖北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现任法人,在庄某某管辖区域郑岗社区承包绿化工程,最终,庄某某受到相应处理。
图为该区纪检干部到现场核实相关预警信息
平台根据问题线索严重程度分三级预警,内容具体明确、具有可查性问题实行一级预警,由区纪检部门依规处理;其余需核实问题实行二级、三级预警,推送至各镇(街道)、村(社区)或相关承办单位,实现监督下沉、联动处置,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平台预警问题1098个,已处理752个,追责问责22人。
“下一步,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将持续通过群众举报、平台预警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针对苗头性、倾向性违纪问题,综合运用‘四种形态’进行追责问责,确保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有效削减基层‘微腐败’存量,遏制基层‘微腐败’增量。” 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者:席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