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巡礼 | 老河口:一审二核三分析 深入推进重复信访常态化治理
来源:老河口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01-28

“感谢你们的积极协调和帮助,之前投入的成本才能挽回一部分,信访结果我心服口服......”近日,面对前来反馈调查结果的老河口市纪检干部,王某当即在《息访罢诉承诺书》上郑重签下名字。

不久前,该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多次收到反映老河口市兰家岗村占有专项资金问题的信访举报,经调查反映情况属实,村书记受到相应处理。但反映人王某却对调查结果表示不满意,继续上访反映问题。随后,该市纪委决定对该信访件提级办理,同时成立重点信访工作专班,到王某家里“面对面”沟通了解情况。

原来,王某此前为兰家岗村供水投入设备和资金,但因供水管道改变,导致设备闲置无法使用。随后,该市纪委立即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王某的问题也随之得到解决。

重复举报意味着群众对解决所反映问题的愿望强烈,不少为亟需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老河口市纪委监委坚持完善信访举报分析、审核、复核工作制度,围绕“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的工作目标,探索构建“一审二核三分析”重复举报常态化治理工作机制,有效提升重复举报治理成效。

老河口市纪委监委定期抽取信访件,从办理时效性、程序规范性、表述准确性、处置精准性等四方面对信访件进行审核,确保每一件信访件办理得到规范处置。图为会审小组对信访件办理情况进行分析研判。

“通过集体审核,每位信访举报工作人员都充分参与交办信访件办理工作讨论,既对信访件办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也使我们工作人员学到了很多知识。”近日,在市纪委监委信访件集体审核会上,审核小组成员王天鑫说道。为提高信访件办理质效,该市纪委组建由信访室负责人为组长,派出纪检监察组、审理室、纪检监察室各一名干部组成的会审小组,每半月对信访举报问题是否遗漏、实名举报是否反馈、信访程序是否规范等7种情况进行集体审核,并形成会审意见反馈至承办部门要求整改。截至目前,已对14件实名信访举报件开展集体审核,提出书面整改意见22条,退回补充调查9件。

“今年以来,我市乡村振兴冬春救助资金发放领域信访举报下降50%。”该市纪委信访室负责人感慨地说,这一关键数据的明显下降,也是该市重复举报治理成果之一。“我们每季度定期分析信访举报数量、类别、内容、涉及对象的变化情况,针对重点领域信访举报进行专题分析,对存在越级访、重复访苗头倾向的,及时向单位党组织发放《信访预警通知书》,推动有关部门变‘被动接访’为‘主动监督’。”今年以来,已对20件具有苗头性倾向性信访问题进行了预警,有效化解13起苗头性倾向性信访矛盾。

老河口市纪委监委持续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转变信访工作方式,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农户庭院、田间地头,实地走访核查,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图为纪检监察干部在竹林桥镇向农户核实了解情况。

“身为乡镇纪委书记,却在办理群众初信初访时重视不够,调查不深不细……”此前,该市某镇原纪委书记因在查办某村书记廖某违规发包集体资源等问题的信访举报件中调查不细致,受到提醒谈话处理。

这一“刀刃向内”的举措源于老河口市纪委监委建立的信访举报“溯源复盘”机制。该市纪委出台《查否件重复举报复核工作办法》,明确实名举报人对调查处理过程提出合理异议、多年多层多头重复举报等5种启动情形,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提级复核、交叉复核、审理复核等多种复核方式,对原承办单位办理中存在违规违纪问题的,依规依纪追责,存在诬告行为的,坚决进行查处。

此外,该市纪委监委结合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制定《领导班子成员包案化解疑难信访举报案件工作方案》,建立“1名领导班子成员包案、1名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包抓、1个工作专班包办”的工作机制,明确要求班子成员每月至少到各乡镇(街道)走访接访1次,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切实化解“急难愁盼”问题。对疑难信访问题协调督促有关单位压实化解责任,动态跟进督办,明确治理时限,推动重复信访治理工作见真章、出实效。

截至目前,该市纪委监委共开展下沉遍访70余次,协调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2个,化解重复信访举报61件,重复举报同比下降63.64%,越级重复举报同比下降66.67%。

作者:乔怡峰 王坤 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