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你单位存在对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不到位,相关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等风险点……”近日,襄州区纪委监委派出第五纪检监察组向该区人社局下发督办函,要求其对相关问题举一反三,全面开展排查整改。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今年以来,襄州区纪委监委自觉践行“两个维护”,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找准政治监督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一项项具体工作抓落实,持续推动政治监督向纵深发展。
紧盯责任落实,抓好关键人
“今天的谈话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身上的责任,我将把问题整改抓在手中落到实处,经常性查摆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不久前,襄州区纪委监委派出第四纪检监察组组长徐向阳对联系单位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某进行“面对面”谈话,黄某坚定表态。
监督谈话是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8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发挥近距离监督优势,采取列席会议、定期督查、谈话提醒等方式,对“一把手”在带头遵守党纪法规、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等方面开展监督,防止出现“一言堂”“一支笔”“一手抓”的行为;按照“一人一档”原则,动态更新谈话函询记录、廉政意见回复等情况,为联系单位“关键少数”建立廉政档案。
图为襄州区纪委监委组织交通系统党员干部参加旁听庭审
“自己心存侥幸,利用养护特种车加油卡套取公款,现在想来后悔莫及……”近日,襄州区公路事务发展中心原党支部委员杨某案公开庭审,这位“80后”年轻干部泣不成声,不少在场党员干部都深受触动。
让案例“说话”,筑牢“关键少数”廉洁防线,是强化政治监督的有效抓手。前不久,襄州区纪委监委组织全区交通系统重点岗位党员干部参加杨某案公开庭审,接受“零距离”纪律教育,压紧压实受处分人员所在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在案件震慑下,该中心工作人员韩某也主动到区纪委监委投案,取得处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2023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立案查处科级干部39人,查处履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不力问题5起,问责党员领导干部5人,给予诫勉谈话4人,党纪处分1人。
紧盯问题导向,抓实关键事
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头号工程”,是襄州区委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襄州区纪委监委认真履行“监督的再监督”职责,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惠企政策落实、重大项目落地等6个方面,通过“点对点”监督,督促推动解决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图为襄州区纪委监委干部在湖北妙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监督职能部门服务企业情况
该区纪委监委围绕控制企业成本、推动经济稳健发展等方面制定29项监督清单。印发《关于向省市区重点项目选派项目监督员的实施方案》,按照“一事项一授权、一项目一专班”原则,明确委机关44名纪检监察干部担任22个重点项目监督员。通过深入企业“把脉问诊”,实地了解营商环境情况,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9条,推动职能部门依规依法高效履职,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等问题32个。
围绕“监督有效”推动监督下沉。该区纪委监委针对涉企信访举报,建立“快报快查快处”机制,为企业发展“清雷排障”。前不久,有群众举报称,辖区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农作物秸秆有机肥项目弄虚作假,以欺诈手段套取国家专项补贴。接到举报后,区纪委监委派出第三纪检监察组迅速开展核查,不到10天时间,最终查明举报问题不属实。随后,该组将调查结果向群众反馈,并送达公司负责人,较好地保护了企业声誉,公司也如期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补贴资金,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一系列强有力的“硬监督”推动营商环境“真见效”。2023年,全区参加“三集中”活动项目206个,开工项目81个,竣工项目44个,签约项目81个,总投资857.6亿元,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21.2%。
紧盯权力运行,抓住关键处
在襄州,以政治监督为“纽带”,多部门、跨层级合力破解难题渐成常态,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小切口”确定25个治理项目,条抓块统,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协同治理。
强化“纪审”联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专业优势,发现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使用不合理、截留救助补助资金、大额度资金使用未经集体决策等13个具体问题。
图为襄州区石桥镇纪委在朱杨村群众家中搜集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了解村干部工作履职情况
除福利机构领域外,该区纪委监委还紧盯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就业创业、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集中、矛盾突出的行业和领域精准出击。强化“室组地”联动,运用入户走访、个别交流、电话抽查等手段方法,深挖细查,做到主动发现问题、发现深层次问题。同时,健全与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动联查等各项工作机制,指导各镇(街、区)纪(工)委同步开展专项监督,实现监督责任和监管责任贯通协同。
线下监督不停步,线上监督提质效。为进一步拓宽发现问题渠道,襄州区以数字化赋能监督,通过积极探索公务用车大数据管理、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应用,将制定细化的小微权力监督事项清单录入平台,精准发现问题线索。截至目前,通过公车领域专项检查,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人,组织处理15人;全区一点通总访问量6569次,总投诉量15件,办结15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一次次监督、一项项整治,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通过专项整治,该区纪委监委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184个,处理处分1184人,下达《纪检监察建议书》20份,发布典型案例通报9期45起,推动6个专项整治牵头部门自查发现问题2462个,建立健全相关制度135个。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见人见事见效’,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出监督、巡察监督有效贯通,强化上下联动,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襄州落实见效。”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刘黎黎